第三十四章 全面开花
第三十四章全面开花
那一句“除了站在这里空谈误国,还会干什么”,如同一记无声的重锤,将会议室里所有高高在上的自尊与骄傲,砸得粉碎。
寂静,死一般的寂静。
那些刚才还口诛笔伐、义愤填膺的老专家们,此刻全都像被抽走了脊梁骨,一张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,却再也吐不出半个字。
他们引以为傲的资历、他们挂在嘴边的尊严,在“钱从哪里来”这最朴素、最残酷的现实面前,被彻底碾碎,显得苍白而可笑。
最终,是坐在主位上,一直沉默不语的一位科工委领导打破了僵局。
他缓缓站起身,没有去看那些垂头丧气的专家,目光反而牢牢锁定在陈致远身上,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欣赏与震撼。
“好一个‘实干兴邦,空谈误国’!”
他用力一拍桌子,声音洪亮,回荡在整个会议室,“陈致远同志的思路,是全新的,是超前的!他用事实告诉我们,技术,不仅要能仰望星空,更要能脚踏实地!不仅要成为国家的利剑,也要成为国家的钱袋!”
他的话,为这场争论画下了句号,也为一种全新的思潮,打开了大门。
会议的风波,很快就传了出去。
几天后,一篇署名钱老的文章,发表在了国内最权威的科学期刊上。
文章里,钱老以一个开拓者的视角,高度赞扬了“凤凰”模式。
他写道:“科学的价值,不在于束之高阁,而在于改变世界。能上书架的理论是科学,能进工厂、能进万家的技术,同样是科学。”
“用我们的优势技术,去换取我们发展所急需的资金和资源,这不是对科学的亵渎,恰恰是对科学最大的尊重。”
“因为这能让我们的科学事业,走得更快、更稳、更远!”
钱老的亲自背书,如同一锤定音,在整个科研界掀起了滔天巨浪。
那些原本还在观望、甚至心怀不满的科研人员,思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。
连泰山北斗都认可了这条路,他们还有什么资格固步自封?
一股全新的气象,开始在共和国的大地上升腾。
在最高层的授意下,“凤凰模式”开始被大力推广。
以“凤凰”为龙头,一个个技术实力雄厚的军工和科研单位,纷纷成立了自己的民品公司,将那些“边角料”技术转化为拳头产品。
“长征”牌高强度自行车、“东风”牌超耐用电风扇、“红星”牌高保真电视机……
无数烙印着军工品质的民用商品,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,并以无可匹敌的性价比,浩浩荡荡地冲向世界。
曾经因为缺少订单而死气沉沉的工厂,重新灯火通明。
无数工人回到了岗位上,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。
国家的财政收入,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飙升。
海量的外汇,如滚滚洪流,涌入国库。
而这些钱,又被精准地、毫不吝啬地,投入到了国家最核心的命脉之中。
钱老的力学研究所,终于等来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超级计算机集群。
当机器启动的那一刻,研究所里所有的老科学家,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。
各大高校的实验室,换上了最先进的进口设备,科研进度一日千里。
整个国家的工业与科研体系,被这股强大的资金流彻底激活,每一个环节都爆发出惊人的活力,以前所未有的高速,开始了疯狂的追赶与超越。
而这一切的缔造者,陈致远,却在“凤凰”公司走上正轨后,悄然隐退,将公司的日常运营交给了专业团队。
他再次回到了第七研究院那间熟悉的办公室,仿佛外界的喧嚣与他无关。
他一手缔造了印钞机,却对金钱本身没有丝毫兴趣。
因为他清楚,赚钱,只是手段,不是目的。
他真正的战场,永远在这里。
第三十四章全面开花
“系统,兑换新技术。”陈致远在心中默念。
【兑换成功:‘龙鳞’复合装甲材料技术。】
【技术简介:一种多层复合陶瓷装甲,通过特殊的层叠结构与能量吸收原理,可大幅提升对穿甲弹和破甲弹的防护能力,其单位重量的防护效率,超越当前时代所有已知主战坦克装甲。】
陈致远看着脑海中那复杂无比的材料结构图和烧结工艺流程,眼神瞬间变得无比锐利。
如果说,“神盾”和“昆仑”是矛,那么这个“龙鳞”,就是盾!
是能保护共和国钢铁洪流,纵横驰骋的最强之盾!
有了充足的经费和最高的权限,研究的进度快得惊人。
陈致远直接调动了最好的材料专家,包下了整个特种冶炼厂,不计成本地进行试验。
一个月后,第七研究院的靶场内。
一块半米见方,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灰黑色装甲板,被竖立在靶位上。
老将军、肖振,以及几位面容肃穆、肩扛将星的军方高级将领,正站在安全距离外的观察室里。
引荐他们来的,正是新上任的军备部副部长,赵刚。
“致远,这就是你说的那个新东西?”
老将军看着那块其貌不扬的装甲,有些疑惑。
“是,首长。”陈致远平静地回答,“‘龙鳞’一代,复合装甲。”
赵刚在一旁补充道:“将军,陈总工说,这块装甲,能硬抗我们现役最强穿甲弹的抵近射击。”
“什么?”
一位来自装甲兵的将军失声惊呼,“抵近射击?这不可能!我们现役的125毫米穿甲弹,在1000米距离上能击穿800毫米的均质钢靶!没有任何已知装甲能在这个距离挡住!”
陈致远没有争辩,只是拿起对讲机,下达了指令。
“测试开始,125毫米钨芯穿甲弹,距离,500米!”
五百米!
观察室里,所有军方将领的呼吸都停滞了!
这已经不是测试,这是羞辱!是用脸贴着炮口!
远处,一辆99式主战坦克的炮口喷出怒火,炮弹出膛的尖啸声瞬间划破长空!
“轰——!”
一声巨响,那块“龙鳞”装甲被狠狠命中,爆开一团刺眼的火花。
所有人都死死盯着监视器屏幕。
烟尘散去,画面传来。
那块装甲板,完好无损地立在原地。不,不能说完好无损,在它的中心位置,出现了一个脸盆大小的凹陷,表面的陶瓷层碎裂开来,露出了里面复杂的纤维结构,但……
它没有被击穿!
那枚足以撕裂世界上任何一辆主战坦克的穿甲弹,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,被硬生生地“吃”了进去!
“这……这怎么可能……”
那位装甲兵将军喃喃自语,眼睛瞪得像铜铃,仿佛看到了神迹。
“继续。”陈致远的声音依旧平静得可怕。
“破甲弹,距离300米!”
“轰!”
又是一声巨响,金属射流的高温烈焰,在装甲表面炸开,可结果,依然只是留下了一片烧灼的痕迹。
击不穿!
还是击不穿!
观察室里,死一般的寂静。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声。
老将军的手在微微颤抖,他不是在害怕,而是在极度的兴奋。
赵刚这位身经百战的军人,此刻也是满脸通红,他猛地转过头,目光灼灼地盯着陈致远,那眼神,不再是看一个科学家,而是在看一尊决定战争胜负的神祇。
他喉结滚动,用一种梦呓般的声音,一字一顿地说道:
“陈总工,有了这个东西,我们陆军的字典里,从此……再无‘重创’二字!”
那一句“除了站在这里空谈误国,还会干什么”,如同一记无声的重锤,将会议室里所有高高在上的自尊与骄傲,砸得粉碎。
寂静,死一般的寂静。
那些刚才还口诛笔伐、义愤填膺的老专家们,此刻全都像被抽走了脊梁骨,一张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,却再也吐不出半个字。
他们引以为傲的资历、他们挂在嘴边的尊严,在“钱从哪里来”这最朴素、最残酷的现实面前,被彻底碾碎,显得苍白而可笑。
最终,是坐在主位上,一直沉默不语的一位科工委领导打破了僵局。
他缓缓站起身,没有去看那些垂头丧气的专家,目光反而牢牢锁定在陈致远身上,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欣赏与震撼。
“好一个‘实干兴邦,空谈误国’!”
他用力一拍桌子,声音洪亮,回荡在整个会议室,“陈致远同志的思路,是全新的,是超前的!他用事实告诉我们,技术,不仅要能仰望星空,更要能脚踏实地!不仅要成为国家的利剑,也要成为国家的钱袋!”
他的话,为这场争论画下了句号,也为一种全新的思潮,打开了大门。
会议的风波,很快就传了出去。
几天后,一篇署名钱老的文章,发表在了国内最权威的科学期刊上。
文章里,钱老以一个开拓者的视角,高度赞扬了“凤凰”模式。
他写道:“科学的价值,不在于束之高阁,而在于改变世界。能上书架的理论是科学,能进工厂、能进万家的技术,同样是科学。”
“用我们的优势技术,去换取我们发展所急需的资金和资源,这不是对科学的亵渎,恰恰是对科学最大的尊重。”
“因为这能让我们的科学事业,走得更快、更稳、更远!”
钱老的亲自背书,如同一锤定音,在整个科研界掀起了滔天巨浪。
那些原本还在观望、甚至心怀不满的科研人员,思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。
连泰山北斗都认可了这条路,他们还有什么资格固步自封?
一股全新的气象,开始在共和国的大地上升腾。
在最高层的授意下,“凤凰模式”开始被大力推广。
以“凤凰”为龙头,一个个技术实力雄厚的军工和科研单位,纷纷成立了自己的民品公司,将那些“边角料”技术转化为拳头产品。
“长征”牌高强度自行车、“东风”牌超耐用电风扇、“红星”牌高保真电视机……
无数烙印着军工品质的民用商品,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,并以无可匹敌的性价比,浩浩荡荡地冲向世界。
曾经因为缺少订单而死气沉沉的工厂,重新灯火通明。
无数工人回到了岗位上,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。
国家的财政收入,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飙升。
海量的外汇,如滚滚洪流,涌入国库。
而这些钱,又被精准地、毫不吝啬地,投入到了国家最核心的命脉之中。
钱老的力学研究所,终于等来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超级计算机集群。
当机器启动的那一刻,研究所里所有的老科学家,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。
各大高校的实验室,换上了最先进的进口设备,科研进度一日千里。
整个国家的工业与科研体系,被这股强大的资金流彻底激活,每一个环节都爆发出惊人的活力,以前所未有的高速,开始了疯狂的追赶与超越。
而这一切的缔造者,陈致远,却在“凤凰”公司走上正轨后,悄然隐退,将公司的日常运营交给了专业团队。
他再次回到了第七研究院那间熟悉的办公室,仿佛外界的喧嚣与他无关。
他一手缔造了印钞机,却对金钱本身没有丝毫兴趣。
因为他清楚,赚钱,只是手段,不是目的。
他真正的战场,永远在这里。
第三十四章全面开花
“系统,兑换新技术。”陈致远在心中默念。
【兑换成功:‘龙鳞’复合装甲材料技术。】
【技术简介:一种多层复合陶瓷装甲,通过特殊的层叠结构与能量吸收原理,可大幅提升对穿甲弹和破甲弹的防护能力,其单位重量的防护效率,超越当前时代所有已知主战坦克装甲。】
陈致远看着脑海中那复杂无比的材料结构图和烧结工艺流程,眼神瞬间变得无比锐利。
如果说,“神盾”和“昆仑”是矛,那么这个“龙鳞”,就是盾!
是能保护共和国钢铁洪流,纵横驰骋的最强之盾!
有了充足的经费和最高的权限,研究的进度快得惊人。
陈致远直接调动了最好的材料专家,包下了整个特种冶炼厂,不计成本地进行试验。
一个月后,第七研究院的靶场内。
一块半米见方,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灰黑色装甲板,被竖立在靶位上。
老将军、肖振,以及几位面容肃穆、肩扛将星的军方高级将领,正站在安全距离外的观察室里。
引荐他们来的,正是新上任的军备部副部长,赵刚。
“致远,这就是你说的那个新东西?”
老将军看着那块其貌不扬的装甲,有些疑惑。
“是,首长。”陈致远平静地回答,“‘龙鳞’一代,复合装甲。”
赵刚在一旁补充道:“将军,陈总工说,这块装甲,能硬抗我们现役最强穿甲弹的抵近射击。”
“什么?”
一位来自装甲兵的将军失声惊呼,“抵近射击?这不可能!我们现役的125毫米穿甲弹,在1000米距离上能击穿800毫米的均质钢靶!没有任何已知装甲能在这个距离挡住!”
陈致远没有争辩,只是拿起对讲机,下达了指令。
“测试开始,125毫米钨芯穿甲弹,距离,500米!”
五百米!
观察室里,所有军方将领的呼吸都停滞了!
这已经不是测试,这是羞辱!是用脸贴着炮口!
远处,一辆99式主战坦克的炮口喷出怒火,炮弹出膛的尖啸声瞬间划破长空!
“轰——!”
一声巨响,那块“龙鳞”装甲被狠狠命中,爆开一团刺眼的火花。
所有人都死死盯着监视器屏幕。
烟尘散去,画面传来。
那块装甲板,完好无损地立在原地。不,不能说完好无损,在它的中心位置,出现了一个脸盆大小的凹陷,表面的陶瓷层碎裂开来,露出了里面复杂的纤维结构,但……
它没有被击穿!
那枚足以撕裂世界上任何一辆主战坦克的穿甲弹,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,被硬生生地“吃”了进去!
“这……这怎么可能……”
那位装甲兵将军喃喃自语,眼睛瞪得像铜铃,仿佛看到了神迹。
“继续。”陈致远的声音依旧平静得可怕。
“破甲弹,距离300米!”
“轰!”
又是一声巨响,金属射流的高温烈焰,在装甲表面炸开,可结果,依然只是留下了一片烧灼的痕迹。
击不穿!
还是击不穿!
观察室里,死一般的寂静。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声。
老将军的手在微微颤抖,他不是在害怕,而是在极度的兴奋。
赵刚这位身经百战的军人,此刻也是满脸通红,他猛地转过头,目光灼灼地盯着陈致远,那眼神,不再是看一个科学家,而是在看一尊决定战争胜负的神祇。
他喉结滚动,用一种梦呓般的声音,一字一顿地说道:
“陈总工,有了这个东西,我们陆军的字典里,从此……再无‘重创’二字!”
都市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