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9章 企业号沉了
第219章企业号沉了
“企业号沉了?”
李幼盛有些震惊的看着手中的电报。
“是的,三天之前,美军和鬼子在马里亚纳发生一次海战,日军有三艘航母被击沉,企业号被日军三枚鱼雷命中……”
李幼盛听完参谋的话之后,一把夺过电报,仔细的看了起来。
马里亚纳海战李幼盛知道,鬼子在小泽治三郎的指挥下,遭遇惨败,三艘航母被击沉,油船被击沉两艘,舰载机损失了三百多架,而美军只有几艘战舰受伤,根本没有战舰被击沉。
为什么企业号会被击沉?
这一份战报是老美发出的,为了提升盟军的士气,战报上详细介绍了战役的经过,包括企业号如何被击沉都提了一些。
当李幼盛看完战报之后,摸了摸脑袋,因为他在企业号护航编队之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。
复仇者号。
说复仇者号,所有人对它的名字可能都有些陌生,复仇者号改过名字,它之前叫雪风号。
就是李幼盛卖给英军的四艘阳炎级驱逐舰之一。
当初雪风号驱逐舰在胡格利河入海口战役之中受伤,被送到了美国本土进行大修和一定程度的改装,然后就被编入了美军太平洋舰队之中。
因为在胡格利河入海口战役之中,厌战号战列舰和不屈号航母都被鬼子击沉,英军一直想要复仇,所以打算给它起名复仇号,但是复仇号名字已经有战舰在用,为了和原本的老复仇号区分,改名叫做复仇者号。
“还真是发挥稳定啊!”
李幼盛摸了摸自己的脑袋,苦笑着摇了摇头,这个雪风号确实有点东西,居然能够将幸运大E给克死。
“少司令,什么发挥稳定?”
“没什么,我们这边准备的怎么样了?”
李幼盛放下手中的电报,看向廖耀湘。
“报告少司令,已经准备完毕了!”
此时已经是1944年的八月份,鬼子的一号作战已经启动,并且取得了成功,现在正在围攻衡阳。
李幼盛虽然提醒过重庆,鬼子将会发动进攻,但是很显然,重庆那边并没有将李幼盛的话当回事。
“出发吧!”
“是!”
一年多的时间,李幼盛控制区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情。
鬼子试探性地对缅北发动过进攻,以第四师团为主力北上,但是都被李幼盛轻松化解,第四师团虽然人员没有损失多少,但是武器弹药损失很大。
除此之外,鬼子在印度方面进展不错,在李幼盛撤出加尔各答的三个月之后,鬼子重新集结了部队,对加尔各答发动进攻,并且成功攻占了加尔各答。
不过好在印度北部的胡冈谷地一直在李幼盛的控制之中,英军和美军的物资,可以通过胡冈谷地,经过李幼盛的控制区,最后送入国内。
李幼盛这边会拿走物资的一部分,但是相比于之前国军在滇缅公路等地区的层层剥削,李幼盛拿走的物资并不多。
大部分物资,全部都被送到了国内,桂系拿走一部分,其余各个部队也拿走一部分,但是大头依旧是重庆那边获得。
至于重庆获得的物资最后流向了哪支部队,李幼盛就不得而知。
除此之外,这一年的时间,李幼盛部队也进行了一些扩张。
第219章企业号沉了
原本第七军有六个师,在缅甸整训了六个月之后,李幼盛一共组建了十个缅甸独立师,全部军官都是李幼盛的部下,士兵是缅甸人。
这些缅甸人大部分都是自愿加入李幼盛的部队。
李幼盛在缅甸推行的政策十分有用,现在李幼盛控制区域之中,汉语已经推广开来。
一开始推行汉语的时候,一部分缅甸人比较反对,但是随着学会汉语的缅甸人日子开始变得富裕起来之后,原本抵制汉语的缅甸人也开始逐步接受汉语。
甚至没用一年,除了一些老人之外,大部分缅甸人都能够说一些汉语,而且李幼盛并没有废除本地人说的语言,所以遭遇的抵抗并不激烈。
除此之外,李幼盛获得的三千名学生也在这一年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李幼盛从加尔各答搬过来的工厂的各种设备,需要一些上过学的人来操作。
如果没有这些学生,李幼盛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教这些工人认字,然后让他们再去操作,中间可能会出现各种事情,但是有了这些学生之后,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。
1942年年底,第一批机器开始正式运作,1943年中旬的时候,生产出来的第一发子弹,从组建到最后生产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,对于李幼盛来说这绝对是惊喜。
原本李幼盛觉得最起码需要半年左右才能投产,没想到只用了半年。
从第一发子弹产出之后,李幼盛控制区域里的工业开始迎来了爆发式增长,第一支步枪在去年8月生产完成,模仿的是英七七,一开始李幼盛想要模仿加兰德,但是技术上有些困难,所以先生产英七七。
去年十月,第一挺轻机枪完成了组装,开始进入试验阶段,虽然实验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,但是都能够解决。
到了1944年,李幼盛的兵工厂之中,已经生产出来第一门迫击炮,同时也开始对火炮进行研究,预计会在年底的时候,生产出第一门火炮。
除此之外,英军不要的拖拉机生产线,李幼盛也利用了起来,虽然没有办法生产坦克,但是可以生产一些履带战车,用来对付小鬼子的步兵。
飞机生产线虽然组装了,不过目前还未能完成飞机的组装,李幼盛这边缺乏这一类的人才,虽然已经在国内寻找,但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应。
同时在去年十一月的时候,李幼盛的汽车制造厂之中,生产出来第一台边三轮,也就是鬼子喜欢的偏三轮,这个汽车生产线是从加尔各答附近搬过来的,原本在运输途中出现了一些问题,但是后来被修好,最终成功生产出了第一台边三轮。
而四轮的汽车和卡车,李幼盛这边也在进行仿造,但是还是因为缺少相关专业的人才,目前还没能生产出一台汽车。
不过汽车制造厂却生产出了不少自行车和后世常见的人力三轮车。
这些自行车被李幼盛大量装备在自己军队之中,提高部队的机动性能。
而三轮车则被送到了后勤部队,提高运输能力。
……
……
……
昨天忘记删除修改的错别字了,不好意思,最近遇到点事,有些心不在焉,然后缺的章节,会在书测结束之后补充,还有跳过1943这一年也是原本计划的,本书最大看点应该在1949年之后。
“企业号沉了?”
李幼盛有些震惊的看着手中的电报。
“是的,三天之前,美军和鬼子在马里亚纳发生一次海战,日军有三艘航母被击沉,企业号被日军三枚鱼雷命中……”
李幼盛听完参谋的话之后,一把夺过电报,仔细的看了起来。
马里亚纳海战李幼盛知道,鬼子在小泽治三郎的指挥下,遭遇惨败,三艘航母被击沉,油船被击沉两艘,舰载机损失了三百多架,而美军只有几艘战舰受伤,根本没有战舰被击沉。
为什么企业号会被击沉?
这一份战报是老美发出的,为了提升盟军的士气,战报上详细介绍了战役的经过,包括企业号如何被击沉都提了一些。
当李幼盛看完战报之后,摸了摸脑袋,因为他在企业号护航编队之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。
复仇者号。
说复仇者号,所有人对它的名字可能都有些陌生,复仇者号改过名字,它之前叫雪风号。
就是李幼盛卖给英军的四艘阳炎级驱逐舰之一。
当初雪风号驱逐舰在胡格利河入海口战役之中受伤,被送到了美国本土进行大修和一定程度的改装,然后就被编入了美军太平洋舰队之中。
因为在胡格利河入海口战役之中,厌战号战列舰和不屈号航母都被鬼子击沉,英军一直想要复仇,所以打算给它起名复仇号,但是复仇号名字已经有战舰在用,为了和原本的老复仇号区分,改名叫做复仇者号。
“还真是发挥稳定啊!”
李幼盛摸了摸自己的脑袋,苦笑着摇了摇头,这个雪风号确实有点东西,居然能够将幸运大E给克死。
“少司令,什么发挥稳定?”
“没什么,我们这边准备的怎么样了?”
李幼盛放下手中的电报,看向廖耀湘。
“报告少司令,已经准备完毕了!”
此时已经是1944年的八月份,鬼子的一号作战已经启动,并且取得了成功,现在正在围攻衡阳。
李幼盛虽然提醒过重庆,鬼子将会发动进攻,但是很显然,重庆那边并没有将李幼盛的话当回事。
“出发吧!”
“是!”
一年多的时间,李幼盛控制区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情。
鬼子试探性地对缅北发动过进攻,以第四师团为主力北上,但是都被李幼盛轻松化解,第四师团虽然人员没有损失多少,但是武器弹药损失很大。
除此之外,鬼子在印度方面进展不错,在李幼盛撤出加尔各答的三个月之后,鬼子重新集结了部队,对加尔各答发动进攻,并且成功攻占了加尔各答。
不过好在印度北部的胡冈谷地一直在李幼盛的控制之中,英军和美军的物资,可以通过胡冈谷地,经过李幼盛的控制区,最后送入国内。
李幼盛这边会拿走物资的一部分,但是相比于之前国军在滇缅公路等地区的层层剥削,李幼盛拿走的物资并不多。
大部分物资,全部都被送到了国内,桂系拿走一部分,其余各个部队也拿走一部分,但是大头依旧是重庆那边获得。
至于重庆获得的物资最后流向了哪支部队,李幼盛就不得而知。
除此之外,这一年的时间,李幼盛部队也进行了一些扩张。
第219章企业号沉了
原本第七军有六个师,在缅甸整训了六个月之后,李幼盛一共组建了十个缅甸独立师,全部军官都是李幼盛的部下,士兵是缅甸人。
这些缅甸人大部分都是自愿加入李幼盛的部队。
李幼盛在缅甸推行的政策十分有用,现在李幼盛控制区域之中,汉语已经推广开来。
一开始推行汉语的时候,一部分缅甸人比较反对,但是随着学会汉语的缅甸人日子开始变得富裕起来之后,原本抵制汉语的缅甸人也开始逐步接受汉语。
甚至没用一年,除了一些老人之外,大部分缅甸人都能够说一些汉语,而且李幼盛并没有废除本地人说的语言,所以遭遇的抵抗并不激烈。
除此之外,李幼盛获得的三千名学生也在这一年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李幼盛从加尔各答搬过来的工厂的各种设备,需要一些上过学的人来操作。
如果没有这些学生,李幼盛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教这些工人认字,然后让他们再去操作,中间可能会出现各种事情,但是有了这些学生之后,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。
1942年年底,第一批机器开始正式运作,1943年中旬的时候,生产出来的第一发子弹,从组建到最后生产用了半年左右的时间,对于李幼盛来说这绝对是惊喜。
原本李幼盛觉得最起码需要半年左右才能投产,没想到只用了半年。
从第一发子弹产出之后,李幼盛控制区域里的工业开始迎来了爆发式增长,第一支步枪在去年8月生产完成,模仿的是英七七,一开始李幼盛想要模仿加兰德,但是技术上有些困难,所以先生产英七七。
去年十月,第一挺轻机枪完成了组装,开始进入试验阶段,虽然实验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,但是都能够解决。
到了1944年,李幼盛的兵工厂之中,已经生产出来第一门迫击炮,同时也开始对火炮进行研究,预计会在年底的时候,生产出第一门火炮。
除此之外,英军不要的拖拉机生产线,李幼盛也利用了起来,虽然没有办法生产坦克,但是可以生产一些履带战车,用来对付小鬼子的步兵。
飞机生产线虽然组装了,不过目前还未能完成飞机的组装,李幼盛这边缺乏这一类的人才,虽然已经在国内寻找,但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应。
同时在去年十一月的时候,李幼盛的汽车制造厂之中,生产出来第一台边三轮,也就是鬼子喜欢的偏三轮,这个汽车生产线是从加尔各答附近搬过来的,原本在运输途中出现了一些问题,但是后来被修好,最终成功生产出了第一台边三轮。
而四轮的汽车和卡车,李幼盛这边也在进行仿造,但是还是因为缺少相关专业的人才,目前还没能生产出一台汽车。
不过汽车制造厂却生产出了不少自行车和后世常见的人力三轮车。
这些自行车被李幼盛大量装备在自己军队之中,提高部队的机动性能。
而三轮车则被送到了后勤部队,提高运输能力。
……
……
……
昨天忘记删除修改的错别字了,不好意思,最近遇到点事,有些心不在焉,然后缺的章节,会在书测结束之后补充,还有跳过1943这一年也是原本计划的,本书最大看点应该在1949年之后。
都市推荐阅读: